假货横行,大摇大摆地进入4s店和电商平台
国内的美孚、嘉实多、壳牌等大牌润滑油的销售量是非常惊人的,因为路上有这么多车存在,就是势必会有极大的市场份额,但是在调研中发现,“美嘉壳”润滑油在部分城市的假货占比居然已经高达70%以上。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,在这背后又隐藏着多大的利益链条?
从国内采购,价格类似。中国润滑油网显示,150N(Ⅱ)基础油(一种二类基础油)价格在每吨4000-7000元之间。更高端的三类基础油、PAO全合成基础油,采购价格则在每吨1-3万元左右。
在今年“3.15”消费者权益日前夕,广西来宾警方向媒体对外公布,来宾和广东警方共同配合,侦破了公安部督办的“10.17”假冒品牌车用润滑油案,总共移送起诉涉案人员25名,涉案金额高达22亿元。从这冰山一角的背后,我们可以看到,润滑油的灰色产业链,在我国泛滥已久。
大多数的假机油都在各大修理厂中生根发芽,在这种小作坊式的修理铺内,很容易就可以买到假机油,因为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会去仔细核对这些机油的防伪标志。表面看着油污满地的修理铺,实则内心更加黑暗,简陋的作坊,几台肮脏的机器,就能造出价值百万、甚至上亿的产品,它们流入市场污染着那些在路上行驶着的车辆。
作为车主,你是否担心过买到假机油。如同莆田假鞋,假机油在中国,已成为一项产业。随着造假技术日益“精进”,假机油越来越难被识破。除非发动机自己能开口:“兄弟,今天这机油,味道不太对”,你几乎没有办法,看穿那些高仿的“A货”。
电商网购发展,也没能让假机油收敛。仅2020年上半年,就有十余起假机油案告破。原本应隐藏于黑暗的假货,为何屡禁不止;甚至在正规渠道,也堂而皇之销售?
流通环节,假机油更加隐蔽。真假难辨的线上渠道,鱼龙混杂的汽配商城,都是假机油滋生的土壤。甚至有观点认为,正规渠道也在售假。
有媒体报道称,“目前市面上流通的‘美嘉壳’,7成以上都是假货。甚至一些官方授权经销商,也真货假货混着卖”。
假机油的生产,触目惊心
除了上面这些恶劣的手段之外,以次充好也是老生常谈的手法,高仿“美嘉壳”等品牌,但瓶子里的润滑油却是普通油料甚至劣质的油料。这样偷天换日的手法,利润虽然没有自己加工费油那么高,但是胜在简单,贴标换瓶子是个人都可以完成。所以以次充好的假油更容易流通,“产量”也更大。
消费者如何防范假机油
小编简单总结了一些防范假油的经验,首先是渠道问题,正规渠道,仍然是避免假货最有效的手段,虽然有些官方渠道出现了假货,但是毕竟官方渠道是唯一正规的途径
机油产品包括三个部分:基础油、添加剂、包装。一罐假机油能赚多少,取决于这三块成本能降到多低。从生产过程看,造机油不难,造好机油难,这给了造假者很大空间。
基础油是机油的“底料”。通常我们说的矿物油、全合成、PAO,都是指基础油类型。一罐好机油,首先要有好的基础油。
最后,在保养之后,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自己购买一些定性滤纸,对于机油情况定期进行检查,通过色泽和油环的扩散情况去判断油品
2020-09-21
2020-09-21
2020-09-12
2020-09-12
2020-09-07
2020-07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