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油成分
成品机油含有两大类主要成分:基础油,添加剂。所谓基础油指的正是“矿物机油/全合成/半合成”概念,矿物机油是通过石油炼化得到的产物,其抗热衰能力是非常之差的,所以只能用于工况不够严苛的低性能NA(自然吸气)发动机使用到5000公里。全合成机油是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的方式制造的基础油,这种机油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也能用到1万公里,不过制造成本偏高了,所以出现了半合成机油。
「半合成机油」的概念如上图所示,一般以6:4的比例混合合成机油与矿物机油。以这种方式制造的基础油成本会低很多,不过性能却又比矿物机油高很多,所以在普通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中也能用到5000公里。这是基础油的差异,如果混加机油则等于是在“自行调整”机油的性能;除非同等级的基础油混加才能保证性能不变,但添加剂又是个大问题了。
正常混加
汽车保养过程中更换机油品牌是正常现象,而每一次更换实际都有微量混加!发动机换机油的方式非常原始,是利用「引力/重力」方式让机油从机体内流出。然而内燃机有复杂的油道,熄火后必然会有一些机油残留在油道中;那么在加注其他品牌机油时自然会有些混合,不过基数不大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。但是过量混加就会出问题了,因为机油的添加剂配方五花八门,不同企业的研发技术方向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,所以不排除不同品牌机油混加会造成化学反应。
机油常规添加剂包括:极压抗磨剂,防蚀剂、油性剂、消泡剂、分散剂、乳化剂、防锈剂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等等。成品机油中依靠不同添加剂比例或类型的调整,可以实现偏性能、偏静音或偏节油等多种选项,而且同品牌的不同系列都会有很大差异。所以混用机油有可能让机油的某些功能失效,发动机长期使用“混合油”有可能造成严重磨损(烧机油)、高温或者机油乳化等诸多问题。
总结:没有谁能够保证机油混用后仍有稳定的性能,所以混用机油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,除非车辆已经在等待报废。其次应急混用机油倒是没有问题,比如某些烧机油的车辆已经达到预警线,不添加机油的磨损已经很严重;此时应急混加机油至少短时间内能够提升基础油的润滑能力,所以凡事都没有绝对。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,但在混加后还是建议清理发动机重新加注。
2020-09-21
2020-09-21
2020-09-12
2020-09-12
2020-09-07
2020-07-20